抚剑独行游

欧美/金光/历史同人文段堆积
做人失败做鸽子成功的夜七
AO3: inordia 随缘居:inordia

【笔友组】寄我一捧武昌雪

OOC有

不知所云有

文笔喂狗非常有


人常道,中郎将,后来是王太子,再后来的陛下,做事一向很认真。这话曹丕只当是客套,但至少他对江东是很认真的,西蜀称帝的刘备在他看来不过是绵延两百年的垂死挣扎,孙权不一样。有时他也想,莫非只是因为父亲在濡须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就让他耿耿于怀至今,非得与孙权拼出个高低?


为了表示他的认真,以及一点点的炫耀,为了让孙权拜倒在他的辞藻之下,《策孙权九锡文》是曹丕亲自草拟的,由尚书台校正过,又找钟繇来誊了一遍。这的确不合礼数,虽说策文是以皇帝的名义发下去,却少有皇帝亲自写过。曹丕不介意,他已做了一个改朝换代的人,哪怕以礼数掩盖了一切野心,再多写一篇不合礼数的策文又能如何呢?


洛阳到江东不算近,等他准备好策文又得知孙权已经从建业去了武昌,再等到年末最后几日,宫中都开始准备洛河另一边的元辰祭祀,孙权的回信终于回到了洛阳。曹丕心情大好,孙权文笔果然比他差远了,他又详细问起孙权的相貌举止、江东的服饰珍馐,在心底暗暗与大魏做比较,最后忍不住要笑起来,要论时尚享受,江东还是落后了一大截嘛。王朝,曹丕一直相信,除开国力疆域,更要的是一种风骨,一种气质,这于个人于国家都是一样的。


末了使者无意提了一句,武昌已下雪了。


下雪!武昌!


倒不是说他没见着过雪,可武昌在长江边上去了,却比洛阳还更早落雪?曹丕半分惊奇半分疑惑,也不知道江南的雪是怎样一番滋味,是否和他们的蜂蜜一样寡淡。北方的雪只有刺骨的寒冷,冰渣子一股脑地往脸上砸来,有时脸甚至会被划出口子渗几滴血,风大得令人无法呼吸,耳畔只有呜呜声,与美一点关系也没有,更像一块粗糙的土地,荒芜而真实。曹丕没怎么写过雪,北方的雪太冷了,宛城正月的血太热了,他不知能怎么落笔才写得出如此荒谬。


武昌的雪在他的脑子里打转,既然他本也该给孙权回信(他该吗,信应该是该一封接着一封,断掉会显得没有诚意),不如问一问雪吧,曹丕兴致勃勃地提起来笔,想半天该怎么不显得太亲切又不显得太疏离,好让孙权给他寄一捧武昌的雪来。


“他问我要一捧武昌的雪?”孙权几乎是被气笑的,大概是没想到能有如此、如此莫名其妙之人!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这一长串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够吗?难不成是因为他上次觉得无所谓全按曹丕要的送过去了,让这家伙觉得江东成了他的私囊了?他当着群臣的面念出来曹丕的信,也算是给足了面子,再往后也就没什么可以说的了。


“就回天子,”孙权想了想说,“武昌地处长江以南,雪已经化了。”


他说的是实话,雪在武昌能积多久呢,等到曹丕的信来的时候早已化作涓涓细流汇入长江了,曹丕若真的想要,不如要一碗长江水。


这次的回音让曹丕不开心了,没有武昌的雪,他开始认真思考伐吴事宜。


“陛下因此伐吴是否过于草率?孙权所言并不似故意推辞。”司马懿劝谏,一如既往地为这个傻学生操碎了心。


“先生这你就不懂了。”曹丕看着春寒料峭的许昌,想起小时候想玩雪又不得不举止得体的好笑场景,而现在他可以随意地玩雪了,却再也不会了。有时候人心就是靠父亲一个眼神就能制止儿子在雪地上嘎吱嘎吱地跳跃,或是笔友一句推辞雪已化了就能疏远两国关系。他找孙权要那一长串的珍宝玩物,难道是因为大魏没有吗?要东西是一种试探,给东西是一种表态,一来一往,魏吴就达成了一种不明说的默契。可现在,孙权连敷衍他也不愿意了。雪化了,他本可以舀一瓢长江水寄过来也好嘛。


“就再等一个冬天吧。”最后曹丕下决定,万一孙权回心转意呢?


孙权回心转意了,他直接在建业称帝了。


曹丕气得直跳脚,儿子也不给他,雪也不给他,居然还敢称帝!这是逼他亲自杀到江东去看雪吗?


可惜他在长江边看到了冰,却从来没有机会到江对面去看雪,孙权太小气了,连一捧雪都不肯分给他。


END.


纽约下雪真的好好看啊啊啊啊啊【一个没见过雪的南方人】但是南部居然比我们先下雪,非常神奇了!我终于考完试了,也终于丧失了文笔……


我现在才发现我写错了啊二谋是在丕丕死后在武昌称帝的啊你们都没人帮我捉虫嘤!


评论(14)

热度(760)

  1. 共3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